啦啦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推荐股票 > 正文

推荐股票

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干什么的)

admin2022-07-14推荐股票6
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一路振荡缓慢上行,于10月24日收复了3100点大关。后市走势如何?机构众说纷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揣测行情更是“雾里看花”。不过,有一招能够助力投资者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稳坐钓

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一路振荡缓慢上行,于10月24日收复了3100点大关。后市走势如何?机构众说纷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揣测行情更是“雾里看花”。不过,有一招能够助力投资者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稳坐钓鱼台”,那就是基金定投。中银基金建议,配置一套定投组合可兼顾收益与流动性,可谓是振荡市中的“双保险”。

下半年的上证综指走出了一条震荡上扬的锯齿形线条,曾在8月15日站上3100点,但一周后即失守。10月24日,上证综指再度收复3100点。截至10月25日,上证综指收于3131.94,较6月30日时的2929.61上涨6.9%。对于后市,一些机构认为依然缺乏亮点,一些则保持谨慎乐观,认为行情已经转暖。不过,市场普遍认为,后市依然是振荡行情,多空双方将继续在年线附近反复争夺。

后市扑朔迷离,更增加了普通投资者的决策难度。不过振荡行情并不可怕,也有一样屡试不爽的“法宝”可以应对——基金定投。定投即“定期定额投资”,每隔一固定时间以固定金额投资于同一支开放式基金,具有省时省力、平摊成本、减少投资波动风险、优化投资习惯诸多特点,尤其适合没有未来规划的年轻人或没有时间和专业知识的投资“小白”,此外,对有固定周期闲置资金和长期投资目标的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基金定投特有的复利效应,无疑是实现资产稳健增值的首选。

定投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通过足够长的投资时段熨平波动,免去了投资者择时进入的烦恼。针对这一优势,定投对象一般为风险相对较高、收益波动较大的权益类基金。虽然免去了择时之苦,但挑选投资对象的功夫却不能少。理财专家建议,尽量选择整体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旗下的“长跑健将”。以中银基金旗下中银中国、中银收益混基等明星产品为例,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4日,两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分别达658.06%和322.55%,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8.71%和15.43%,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242.64%和134.52%。两只基金的长期收益大幅跑赢大盘。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陈军在今年的中国基金业“英华奖”评选中第三度斩获“五年期权益类投资最佳基金经理”奖项,成为业内唯一一位连续三年蝉联该奖项的基金经理,长期投资管理能力获业界广泛认可。

权益类基金是定投的主流,那么债券基金是否也能作为定投对象?理财专家认为,债券基金中的可转债基金与股票市场联动较大,也适合进行定投。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4日,中银转债增强A、B份自成立日期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高达96%和91.9%,最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达67.81%和65.72%,在504只同类产品中均稳居前5%。近日,行业权威媒体《中国基金报》考察了一批管理单只债券基金满三到五年的基金经理,整理了一份债券型基金经理三年期赚钱能力排行榜(截至三季度末),中银基金资深基金经理李建凭借其管理的中银转债增强A高居第四。李建曾在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英华奖”评选中两度摘得“三年期固定收益类投资最佳基金经理”奖项,其管理的中银保本基金在今年的“明星基金奖”评选中夺得“三年持续回报保本型明星基金奖”。

展开全文

可转债基金外的其他债基同样也可作为定投对象。不过,相较权益类基金定投通过熨平波动而获取长期收益的“赚钱效应”,定投风险等级较低、收益相对稳健的债基主要是为了匹配现金流、让投资者养成强制“储蓄”的习惯,以期在保持一定流动性的同时,获得比货币基金和现金资产更高的收益。

综上所述,投资者不妨配置一套定投组合,既可通过摊薄成本获取权益类基金的中长期收益,也可通过定投债券基金更好地管理流动性。据悉,中银基金旗下的定投品牌“中银悦定投”,按照风险收益等级不同分为高、中、低三类定投组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选中银收益、中银中国等长期业绩优异的偏股型基金组合,在后市的反弹行情中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在偏股型基金之外搭配中银增利、中银稳健添利等绩优债券基金,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除了参考基金的中长期业绩,产品背后基金管理公司的整体实力,也是投资者选购基金时应参考的重要指标。中银基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固定收益投资团队,旗下债券基金近年来横扫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及晨星奖等各大权威奖项,投研专业能力广受行业认可。在今年的“颁奖季”中,中银基金第四次荣膺极具含金量的大奖——五年持续回报明星基金公司奖,并成为2013年以来、行业唯一一家连续四年夺得此大奖的基金公司。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