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电影达达兔旧版(达达兔神马电影㒳)
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要经历从出生长大老去到死去的过程。结果是会这么死去,结果都是会从我们身边消失的人们。为什么那么挣扎坚持战争拼死地活着呢?站远一点看,人的生命有时候让人觉得寒心空虚,可是看到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里的熊顿你会明白神马才叫“痛并快乐着”。即便身处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也一样可以对着命运微笑。你说熊顿难道真就没有好奇埋怨为什么倒霉的事情接二两三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一件比一件糟糕:先是被公司解雇、然后被男友劈腿,最后去医院检查居然发现患有肿瘤。难道她对死神没有丝毫畏惧,没有在抗癌的时候, 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半夜里辗转难眠,感觉自己在一点点溶化消失,心里怕得不行,真想大声喊叫,悲哀难受地不能自已的时候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她没有选择颓废,空虚,迷茫的态度糟践自己,而是相信美好、温暖、坚强、勇敢这些看似老掉牙了的字眼,决定用微笑赶走内心的痛苦阴霾。珍惜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影片里的友情和亲情也着实让人感动,比如在病房里依偎陪伴的闺蜜们,得知熊顿因为患了肿瘤治疗期间脱发了,她们就二话不说,有难同当,不谋而合地剃光头保持一样的发型。(要知道头发对于一个女人有多重要,她们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它身上,又有多少人靠着修剪它得以糊口养家赚钱。)朋友间这种配合无间的默契和无条件的相互扶持,让人看得暖洋洋的同时不禁羡慕不已这样的友情。也让人忍不住感慨:有什么千万别有病痛,没什么不能没有朋友。而对于熊顿的父母来说,孩子得肿瘤的的消息自然是有如晴天霹雳,让人心如刀割,但是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还要保持冷静,故作镇定。这其中的曲折心酸只有为人父母的才能体会到。印象比较深的一幕是熊顿的爸爸离开她们俩母女,独自一人去给得了重病的女儿买东西的时候,沉默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在那一刻爆发了。没有太多的外在渲染,但是那个独自流泪的落寞沧桑的老男人的背影让人看了还是会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疼痛。所有文艺影视作品中父亲给人的典型形象大多都是高大伟岸、沉默严肃、不苟言笑,认真古板地扮演着一个严父的角色。他们一般很少会在子女面前展现自己感性细腻的一面,但他们也是人,内心也会有柔软脆弱的地方,只是平日里不擅长或是羞于于将它表达出来。而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无时无刻挂念惦记着。所以为了让他们少操点心还是要乐观开心,好好活着最实在。
于是你明白了,原来没有一个人是为死而活着的,只是和亲爱的人们在一起的那些瞬间重要罢了。所以未来就算是指定好了,也是可以幸福的。死亡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而到最后人们记得的不是你怎么离去,而是给他们留下了什么。 熊顿最后还是离开了,不过她脸上的微笑会一直被大家铭记,她乐观的精神将一直留在人们心中。就像梁医生说的“你就像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在我心中播下了快乐的种子,现在它发芽了。”
爱就是试图努力去将梦中的世界变为现实
生命并没有价值,不在乎长短,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
没有哪个地方神马事情注定你会幸福或是痛苦,除非你选择为自己带来幸福或是痛苦。
世上的的确确有各种各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而活着:有的人一无所有,有的人拥有太多;有的人健健康康,有的人身患重病。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人取而代之,生老病死,周而复始,铁的定律。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没有一个人是为死而活着的,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敢去拥有。
银魂里面说“与其想着怎样华丽的死去,不如想想怎样华丽地活下去吧!”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生老病死的规律如同音乐早已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响起,无论伴奏或舞蹈的模式,我们都无法选择,一如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经历。迷惘也罢,逃避也罢,失望也罢,到最后还是要面对,生活还是要继续。那么就让我们舞地更欢些吧,别辜负了这音乐,别辜负了这生命!让痛苦不是发泄而是优雅,是自我的超越,是别人眼中的惊叹!
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都能有机会可以像剧中被熊顿解开的红袋子一样,可以摆脱桎梏,不被束缚,迎风飘荡、放飞梦想,继续飞扬。
人生苦短,还是要懂得及时行乐。不管前面路上遇到的是突如其来的惊喜还是意外冒出的荆棘,都能欣然接受或是勇敢面对。而有些快乐来自内心而不是环境,那是出自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所以一切即使出乎意料也都能坦然处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一个乐观有趣的人才算是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