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融资,申通融资100亿
今天给各位分享申通融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申通融资100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阿里再投33亿拿到申通25%股权,阿里系高管空降任申通总经理
- 2、镇江申通现在正常吗
- 3、申通快递近期出现什么状况了
- 4、申通上市了吗
- 5、2020年生鲜行业融资大盘点:下一个资本宠儿会是谁呢?
- 6、入股圆通、中通、申通 阿里“吃”三通,快递格局生变?
阿里再投33亿拿到申通25%股权,阿里系高管空降任申通总经理
继2019年3月阿里首次以46.65亿元间接控制申通快递约14.65%的股权后,日前,阿里再次投资32.95亿元间接获得申通快递10.35%的股份。
2月8日晚间,申通快递(002468.SZ)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分立暨权益变动完成,阿里网络成为持有上海德峨100%股权的股东,通过上海德峨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5%。
截至2月9日,申通快递收报10.18元/股,上涨7.95%,总市值为155.84亿元。
阿里持有申通25%股权
新任总经理为阿里出身
2月8日晚间,申通快递公告显示,2020年11月24日,德殷德润已完成工商注销和新设分立程序,分立后的存续主体分别为上海德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德峨”)及上海德润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润二”)。
上海德峨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9.6亿元,其中德殷控股认缴和实缴的出资为32.9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1.40%;阿里网络认缴和实缴出资为46.65亿元,占58.60%。
分立完成后,上海德峨将持有382,700,542股申通快递的无限售流通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
公告显示,2月7日,申通快递获悉,德殷控股已将其持有的上海德峨的41.40%股权转让给阿里网络,并已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出具了工商变更登记后的营业执照和准予变更(备案)登记通知书。至此阿里网络成为持有上海德峨100.00%股权的股东,通过上海德峨间接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
2019年3月,阿里首次以46.65亿元的交易对价,获得德殷德润49%的股权,从而间接控制申通约14.65%的股权。
2020年9月,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德殷投资及实际控制人与阿里签署了《经修订和重塑的购股权协议》。根据该协议,阿里网络投资32.95亿元,间接获得申通快递10.35%的股份。
此次协议完成后,阿里将累计间接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
申通快递表示,本次权益变动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与阿里巴巴体系的资本合作,推动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围绕快递信息系统深化和对接、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国内、国际供应链业务、末端网络优化等多方面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快快递行业的发展,提高快递行业的服务水平。
本次权益变动将有利于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推动主营业务迭代升级,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让上市公司与全体股东共享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推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申通快递与阿里可在信息系统、数字化升级、国内国际供应链业务和末端网络优化等方面实现协同效应。
中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也曾公开表示,与阿里的合作将会持续推动申通信息化快速迭代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月1日,申通快递宣布管理层换届,总经理由“空降”的王文彬担任,目标直指快递数字化转型。
据悉,王文彬于2007年至2019年期间分别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淘宝及天猫技术产品负责人、商家事业部负责人、阿里云总裁,同时还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任职菜鸟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总经理、CTO兼快递事业部总经理。2019年至2020年兼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新零售特别助理。
阿里的快递帝国
“通达系”全部参股
阿里巴巴在快递行业频繁落子,不断加强对相关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截至目前,整个“通达系”都与阿里有股权关系。
2008年,阿里斥资1500万元参与了百世快递(百世集团,BEST.US)的天使轮投资,随后多次增资。据2020年6月3日递交的SEC文件,阿巴巴持有百世集团1.42亿股股份,占百世A类股比例达37.2%,占其总股本33%,为最大股东。
2013年,阿里、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共同组建菜鸟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阿里持股43%。2017年,阿里向菜鸟网络增资,持股比例上升至51%。2019年11月,阿里宣布通过增资与购买老股的方式,持有菜鸟股权增至约63%。
2018年5月,阿里、菜鸟网络与中通快递(ZTO)达成战略投资协议,以13.8亿美元获得其10%股权,成为中通第二大股东。2020年9月29日,中通快递(02057.HK)在港二次上市,阿里持股8.7%,拥有2.65%的投票权。
2019年3月,阿里向申通快递(002468.SZ)投资46.6亿元,通过投资母公司获得对方14.65%的股权。同年7月,阿里巴巴与申通股东签署股票期权协议,允许阿里巴巴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在3年内收购申通两大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约31.35%的股权,收购价格达到99.82亿元。如果阿里行使全部的购股权,将以146亿元获得申通快递约46%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20年4月29日,韵达股份(002120.SZ)发布2019年年报,披露阿里已为公司第八大股东,持股2%。
2020年9月1日,阿里花了66亿元购买了圆通速递(600233.SH)实控人和创始人喻会蛟12%的股份,转让完成后,阿里在圆通速递的持股达22.5%,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天风证券认为,阿里频发参与快递公司融资,在于快递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融资需求增强,阿里也存在通过股权方式和快递公司形成更为深度的绑定。从结果来看,阿里巴巴对快递行业的渗透持续深化。
业内认为,尽管阿里也持续买入其他“通达系”快递公司的股份,但申通快递极有可能成为继百世集团后另一家由阿里控制的头部快递公司。
没有完全站队阿里的快递公司有自己的想法。
中通在2019年开始试运营航空货运高端时效产品——星联航空时效件,还在东南亚多国布局快递网络。
中通对阿里生态的依赖心知肚明,在赴港二次上市的招股书中专门列出了一条风险提示: 阿里巴巴可能在未来继续向公司的竞争对手投资,同时也有可能出于商业原因鼓励其平台上的卖家选择其他投资对象而非我们的服务。
圆通速递在今年初回复互动平台投资者疑问,表示来自拼多多的电商件占比达30%左右。
韵达一直不想站队,据媒体报道,创始人聂腾云家族称不想将公司控制权拱手让人。截至目前,阿里仍仅持有2%的韵达股权。
2月1日,德邦股份(603056.SH)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交易完成后,韵达股份将持有德邦股份6.5%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按照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德邦与韵达的战略合作期限为3年。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镇江申通现在正常吗
镇江申通现在正常吗?答:正常,2022年5月8日,申通快递有限公司(申通)被列入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
2022年11月1日,申通快递与浦发银行在上海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在企业融资方面,浦发银行为申通快递提供融资支持。
申通快递近期出现什么状况了
申通快递近期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申通快递目前正常运营中申通融资,没有什么状况。
申通快递品牌初创于1993年申通融资,公司致力于民族品牌的建设和发展申通融资,不断完善终端网络、中转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三网一体的立体运行体系申通融资,立足传统快递业务,全面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以专业的服务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推动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申通快递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申通融资了完善、流畅的快递网络。截至2021年1月,公司拥有独立网点及分公司超4500家,服务网点及门店25000余个,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近1万个。
申通快递的发展历程
1993年,申通综合服务部注册成立。
1996年,落子长三角,在南京、苏州等地设立网点公司。
1997年,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设立经营网点,吹响进军全国的号角。
1998年,注册“STO”商标。
2003年,确立“客户与申通双赢、网点与总部双赢、公司与员工双赢”的企业宗旨。
2004年,《申通人》报纸创刊,长三角地区快递市场份额申通占比30%。
2006年,全国总计有800多个网点,公司从业人数达3万多人。
2007年,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8年,申通快递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赠救灾物资。
2010年,申通快递网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江浙沪实现派送无盲区。
2013年,公司拥有独立网点及分公司近2000余家,服务网点及门店8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8万人。
2014年,申通业务量完成24亿件,同比增长50%,件量在规模性快递企业中继续保持领先。
2015年,“双11”期间,全网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最高日票件量突破4300万票。
2016年,申通快递在深交所敲响上市钟声。
2017年,申通快递与布达佩斯机场集团以及欧洲领先物流企业EKOL LOGISTICS 共同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打造“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转运中心。
2018年,中国民营快递冠名的首辆高铁列车——“申通快递号”正式开动,全面开启了申通快递的品牌营销新模式。
6月29日,申通快递与新宁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智能化仓储、车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物流配送服务及大客户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力求实现双方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9年3月11日,申通快递发布公告,阿里巴巴将投资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
2020年,继2019年申通快递将核心系统搬上阿里云之后,在2020年双11前,申通快递宣布将全站业务搬迁至阿里云,成为快递行业首个全站业务使用公有云的企业。
2020年,申通实现“预售下沉”服务模式升级,为商家提供更短链物流解决方案。
2020年,申通快递“C2M”物流解决方案落地,搭建新仓配一体物流解决方案。
2020年,申通快递启动全新“过年不打烊”服务。
2022年5月8日,申通快递有限公司(申通)被列入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
2022年11月1日,申通快递与浦发银行在上海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在企业融资方面,浦发银行为申通快递提供融资支持。
申通上市了吗
申通上市了。申通快递于2016年12月30号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它采用的方式是借壳上市,壳公司为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拓展资料:
关于上市的简介:
1、上市是一个证券市场术语。狭义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可以用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售出。在中国环境下,上市分为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公司直接到非中国大陆的证券交易所(比如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以及中国公司间接通过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并以该离岸公司的名义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三种方式。
2、从2011年开始,国务院就明确提出建设以第一级主板、中小板,第二级创业板,第三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第四级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构架的多层次资本交易市场。
3、在各地方政府的发文中也清晰可见“完善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建立市场优选机制,推动创业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融资。”的通知。因此,广义的上市除了公司公开(不定向)发行股票,还包括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交易,以及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发布/推出。
2020年生鲜行业融资大盘点:下一个资本宠儿会是谁呢?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6日,进口海鲜零售供应链公司食务链完成申通融资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方是由顺丰、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五家龙头快递企业共同成立的蜂网投资领投。
事件概要: 食务链主攻方向是进口海鲜B2B,建立申通融资了自有品牌寰球渔市,打造出冻虾单品,快速杀入了c端市场。目前食务链搭建起的全球40+国家的生鲜直供网络,拥有100+的海鲜品类,平台年交易规模超20亿。
食务链本轮融资将主要用在三个方面: 继续深耕于供应链上游申通融资;全面优化供应链,提高成本的优势;加大品牌的投入,扩大企业的规模及影响力。
点评: 中国生鲜的进口量每年大致保持40%的增长速度,但海外生鲜供应链上下游两端的价格敏感度很高,供应链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十分的关键。在借助蜂网的投资强大物流基因下,食务链物流水平未来将要得到快速的提高。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9日,社区生鲜团购电商平台十荟团表示已完成新一轮的融资,这次融资的金额是8830万美元,投资是阿里巴巴、渶策资本、愉悦资本、启明创投、真格基金以及华创资本。
事件概要: 此前十荟团和“你申通融资我您”合并,被称为社区团购合并的第一案,合并之后的十荟团的月销售额为5亿元,覆盖了超过50个城市。这次融资,十荟团将会用于增大供应链与技术方面投入,深化产业链的建设,在下沉市场上加速布局。
点评: 本轮融资的亮点在于阿里,电商基因和社交基因的相互融合,未来的十荟团必会势如猛虎。而阿里在生鲜领域的布局大开大合,以资本将银泰、苏宁、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等收入麾下;用盒马鲜和菜划算亲下战场,阿里对于生鲜行业是势在必得。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9日,社区生鲜团购电商平台十荟团表示已完成新一轮的融资,这次融资的金额是8830万美元,投资是阿里巴巴、渶策资本、愉悦资本、启明创投、真格基金以及华创资本。
事件概要: 此前十荟团和“你我您”合并,被称为社区团购合并的第一案,合并之后的十荟团的月销售额为5亿元,覆盖了超过50个城市。这次融资,十荟团将会用于增大供应链与技术方面投入,深化产业链的建设,在下沉市场上加速布局。
点评: 本轮融资的亮点在于阿里,电商基因和社交基因的相互融合,未来的十荟团必会势如猛虎。而阿里在生鲜领域的布局大开大合,以资本将银泰、苏宁、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等收入麾下;用盒马鲜和菜划算亲下战场,阿里对于生鲜行业是势在必得。
融资情况: 2020年2月25日,主打冻品b2b配送的冻品到家,完成了3500万元的A3轮融资,本轮是梅花创投领投,不惑创投和魔量资本跟投。
事件概要: 冻品到家是专门为b端餐饮商家提供冻品食材的一站式服务,活跃的用户超过了 8000 家,下单用户的次月复购率稳定在85% 以上,2019年全年的营收超过了5亿元,本轮融资冻品到家将会主要用于加强对于上游工厂的整合赋能与市场扩张。
点评: 资方对于冻品市场非常的看好,冻品到家的全年盈利也是投资方的信心来源之一。冻品到家未来的主要方向是加快扩张的速度,抢在趋势的前面。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9日,望家欢表示完成了6亿元人民币嗯B轮融资,资金已全部到账,本轮投资是美团点评战略领投,股东隐山资本继续跟投。
事件概要: 望家欢作为团餐食材配送赛道第一名,在规模、管理以及供应链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先发优势。在全国拥有着20万亩种植和养殖基地,并且获得了全国200余家食品品牌的总代理权。
点评: 美团此次投资望家欢是我国团餐供应链行业近年来最大的单笔融资。美团自己打造的美团买菜和快驴也加速布局了团餐配送。重资产重金的投入之下,团餐配送也将迎来大洗牌。望家欢带着巨大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将迅速形成全国性布局。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24日,唯捷城配宣布完成了1亿元的B+轮融资,华润润湘联与基金战略领投,现有股东猎鹰资本继续跟投。
事件概要: 唯捷城配是一家B2B仓配物流的头部企业,针对社区生鲜渠道,唯捷城配实现了多温层、多城市和全渠道的仓配一体服务。唯捷城配与观麦一样一直以第三方的身份,持续为行业提供更多价值。新一轮的融资唯捷城配将会用于全国仓配网络的拓展完善与智能运营平台的持续升级。
点评: 华润润湘联与基金一直在积极布局供应链与物流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已经投资蜀海供应链。这次融资除了给唯捷城配带来更加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及更丰富的产业资源外,更重要的是未来唯捷超强城配能力与华润商超多年零售经验的结合。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25日,冻品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冻网”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是由九合创投独家投资。
事件概要: 新冻网定位是冻品食材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品牌商在新冻网APP开设了旗舰店,新冻网平台提供仓库代储、冷链代配、线上运营以及线下拓客,通过四项核心服务完成了一站式交付闭环。本轮融资将会主要用于人才梯队建设、成立新仓以及信息化改造等。核心解决次终端采购的成本高、耗时长和获客难的问题,以及品牌商供大于求、商品同质化严重推广难、多年不能下沉渠道的问题。
点评: 冷冻食材是一个超过万亿的巨大市场,高毛利、高客单价、高附加值、高产品标准化、损耗少。但是冻品SKU数量庞大而且标准不一,上下游都十分的分散,信息不对称,销售成本高达了10%,物流与仓储的成本高、价格的波动大。中小型终端客户对于品牌无粘性和认知度低。冻网行业的经验丰富,资本的加码将会帮助其解决固有的痛点,得到更快升级与扩张。
融资情况: 2020年4月1日,农业运营商利农集团官宣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是海纳亚洲创投基金。
事件概要: 利农集团是知名的水培果蔬种植企业,迄今为止经已拥有了20个种植基地。利农集团通过自营产地+后置仓的P2C模式大幅提高了生鲜产品的质量和流通效率,利农一直为永辉、朴朴超市、沃尔玛以及大润发等头部的零售渠道提供服务。资金将会继续用于水培种植基地与产地后置仓的建设,完善其在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业务布局。
点评: 水培蔬菜受到资本青睐原因有三点:第一水培蔬菜的投入产比高,与国外投入对比,增加了实力;第二水培是高新农业,受到的关注度高,补贴的力度大,第三水培蔬菜为农业工业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另外利农集团的P2C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生鲜电商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
融资情况: 2020年5月11日,乐禾食品集团宣布完成了4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是由美团龙珠资本和鼎晖投资联合领投。
事件概要: 作为中国领先的一站式食材的供应服务商,乐禾已经在食材配送、餐饮管理、净菜加工以及冷链物流等业务板块相当有竞争力。凭借着本次融资的资金,乐禾将会不断加大数字化经营、冷链基础设施改造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投资,在两年之内在全国建立起300个标准的食品配送中心,通过自有的食材商流驱动市场化的冷链物流。
点评: 美团非常的看好团餐市场,近几年来团餐行业的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将近30%,这里面暗藏巨大的食材配送机会,B/C两轮领投是对乐禾的行业地位与供应链资源的认可,在大资本加持之下,乐禾也将取得更高的毛利率空间。
融资情况: 2020年5月21日,预制菜研发和供应链平台找食材宣告获得了来自青松基金、零一创投的A轮、A+轮总计8000万人民币的投资。
事件概要: 找食材模式是“供应链+研发”,上游链接数千家预制菜加工厂,下游链接了b端餐饮,通过搭建了一套供应链+城市站的体系,实现预制菜在当日送达。成立仅仅一年,已经为500+供应商提供了服务,单月GMV超过了7000万元。这次A轮、A+轮融资将会主要用于销售网络的扩张、上游研发生态的建设、产品技术的补强和团队建设。2020年,找食材预计将会合作1000家预制菜加工厂,并且将服务范围覆盖到250个县城,目标的销售额过10亿。
点评: 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预制菜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显然资本的反应速度也是很迅速。找食材成立一年就已经成绩斐然,团队实力也得到了认可。预制菜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大,目前相关企业也还比较少,可以说是机会很大。这里面暗藏巨大的食材配送机会,B/C两轮领投是对乐禾的行业地位与供应链资源的认可,在大资本加持之下,乐禾也将取得更高的毛利率空间。
生鲜市场虽然说前景很广,但是盈利难度也更大。无法挤进头部的玩家,很难获得资本的押注,在这条需要持续烧钱的路上就更加的艰难。一定坚持创新升级,为生鲜企业注入更加强大的数字化力量,助生鲜企业降本增效、跑赢盈利曲线。
入股圆通、中通、申通 阿里“吃”三通,快递格局生变?
频繁入股快递公司的阿里巴巴,终于集齐“三通”。
继圆通、中通之后,申通也转投阿里麾下。3月11日早间,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将投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德殷投资。10日,德殷投资及实际控制人陈德军、陈小英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框架协议》,拟新设两家与德殷投资处于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申通快递将与阿里巴巴在物流 科技 、快递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领域进一步 探索 合作。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仍为陈德军和陈小英。
而阿里巴巴此举使得其在快递产业的布局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传统的“三通一达”格局中,目前仅剩韵达一家没有阿里巴巴参股。
受此消息影响,11日开盘申通快递直接涨停,最新价报22.48元/股,目前市值313亿元。
布局物流多年,“三通”及百世背靠阿里
截至目前,阿里已完成对圆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递公司的战略投资。
最先纳入阿里物流生态体系的是百世物流。这家快递物流企业在上市之前就获得了阿里系合计6轮融资,阿里系的股份占比在其上市时已达29%,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更是高达46.6%。
2015年,阿里283亿元入股苏宁云商,其中95亿元用于苏宁物流即天天快递。随后,阿里巴巴联合旗下云锋基金投资圆通快递,当时持股约11%。2016年10月圆通快递借壳上市,截至2019年1月4日,阿里巴巴系合计持有圆通快递近17%的股份。虽然阿里在2018年四季度减持圆通逾50万股,但仍是其第二大股东。
2018年5月,阿里系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目前,阿里巴巴对中通快递持股约8.43%,为其第三大股东。
申通与阿里系在资本上的关联也始于这一年。申通与其他通达系一道,全面清空所持丰巢 科技 股份,转投阿里设立的菜鸟子公司浙江驿栈。根据当时公告,菜鸟子公司浙江驿栈共获得31.67亿融资,股东包括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百世等,其中,申通投入1亿元占该公司1.40%股份。
阿里此次完成对申通快递入股,也就意味着中国快递市场几大主要物流公司中的“三通”(申通、圆通、中通)及百世,背后均有阿里的身影。
对此,阿里巴巴方面表示,物流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物流成本从目前的GDP占比16%降低到5%,从而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效率。
以2018年三季度公布的营收数据计算,圆通、中通、申通是中国在A股上市民营快递业中第二至第四位的企业,如若加上美股上市的百世(三季度营收71.89亿元人民币),四家快递公司营收合计224.42亿。
业绩不佳、满意度不高,阿里为何选择申通申通融资?
2月3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18年快递服务用户满意度、时限准时率调查结果。快递企业总体满意度排名依次为,顺丰速运、邮政EMS、京东物流、中通快递、韵达速递、圆通速递、百世快递、申通快递、德邦快递、优速快递。
值得注意的是,申通创始于1993年,是“三通一达”中成立最早的快递企业。不过,早先业绩与其他几家快递企业不分上下的申通,在近年来却表现不佳。
截至2018年前三个季度,申通快递营业收入为111.03亿元,其净利润为16.11亿元。相比之下,顺丰控股、韵达股份在A股上市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0.28亿、19.81亿,均超越了申通。
从2016年初以来,申通快递股价总体呈下跌趋势。其曾在2016年1月5日创下47.34元最高价,去年8月最低点仅为14.21元。市值在两年半内蒸发超过450亿元。
申通股价一路下行或与其不断增加的股权质押有关。根据申通快递2018年一季报,申通前十大股东中,仅陈德军和上海磐石熠隆投资未进行股权质押,公司有近36%的股份被质押。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申通在2018年持续加强对转运中心投入,先后收购了北京、武汉、贵州、昆明等地的中转中心,以提高转运中心直营化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和服务。
“阿里入股申通的时机非常好,申通估值处于相对比较低谷的位置,也是扭转回升之前。”贯铄企业CEO、快递专家赵小敏称,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场加速挤掉泡沫,目前的申通估值处于合理位置。
与此同时,阿里为了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以及国内24小时、全球72小时的目标,国内国际商品进入中国需要电商承担更多的责任。将申通纳入体系后,将使电商快递网络承担更大的责任。
“对申通真正的考验,在于四季度旺季到来之前,能否利用好淡季来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网络建设、团队重塑以及服务提升。加之阿里入股后,申通的美誉度和认可度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申通的网络信心也会得到非常大的改善,这有利于申通用更多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如果这几点都做到的话,那么申通在今年下半年的排名和份额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韵达的估值一直比较高,尚未纳入阿里物流体系。不过,距离双方动作也许不会太远。截至发稿,对于此事,韵达方面未正面回应记者。
阿里大物流布局中,申通有何价值?
业绩快报显示,申通快递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0.14亿元,同比增长34.42%申通融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5亿元,同比增长37.46%。截至2018年末,申通快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4.90亿元,同比增长25.73%。
根据公告,阿里通过投资申通快递母公司的方式,将间接获取申通14%股权,此举被看作是入股圆通、百世、中通之后的延续。
“上千亿不够就投资几千亿,把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投资都投在这上面,”去年5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阿里巴巴将投入千亿人民币建立全国智能物流骨干网。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银泰集团联合复星、富春、顺丰、“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合作组建菜鸟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的电商开放平台模式类似,菜鸟自身不做快递,而是通过平台模式,用技术手段提升系统运力。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快递量也快速增长。以天猫双11为例,单日物流订单量从1.52亿增长到10.42亿,物流难度指数级增加,但前1亿个包裹的签收,从9天提升到2.6天。从2012年至今,全国快递平均揽收签时效已经从4天以上,提升到2.5天左右。
截至2018年底,菜鸟物流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1325亿元。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目前“三通一达”所在的加盟制电商物流市场已经基本沉淀下来,处于开始归位的阶段。目前在京东和顺丰两强并立的情况下,作为流通企业的阿里为了在国内市场站牢,实现更稳定高效的配送服务,菜鸟需要强化其平台化的优势。而阿里通过投资入股深化合作,正在通过资金的纽带,打通仓干配送资源,增强其对快递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他认为,数字供应链转型中,商流、物流、资金流合筑的数字化供应链大闭环结合得更加紧密,系统的优化需要集群协同,而菜鸟已经初步形成平台型供应链的形态。合作伙伴越多,对数据的颗粒度就会更细化。
“日本物流企业生态间通过小额持股,形成生态协同并实现全局优化的模式已经十分成熟。”他介绍,日本模式为中国物流企业的协同优化提供了参考。目前碎片化的中国供应链优化过程,一定是全局的优化。他认为,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需要从链条上优化。而阿里作为平台型供应链企业,为了实现全流程的效率优化,只能与合作伙伴企业捆绑得更紧密,合作的层级更深,才能积累影响力和话语权。
阿里捆绑“三通”,顺丰会焦虑吗?
在菜鸟与“三通一达”合作日渐紧密的同时,有声音认为被遗忘的快递龙头顺丰正在面临挑战。
根据已公布2018年业绩的三家快递公司财报,顺丰营收虽居首位,但27.6%的增速远低于申通的34.42%与韵达的38.48%;同比增长-4.57%的净利润更是远落后申通37.46%与韵达67.34%的同比增长。
在顺丰控股一直构建的“护城河”业务增长乏力之时,其他快递物流企业却在不断强化重视服务的时效配送业务。中通快递的“次日达”、韵达股份的“韵准达”等服务均承诺了颇具竞争力的服务性价比。
此外,早在2017年6月,顺丰与菜鸟,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暂停开放数据接口事件更是被解读为双方交恶。
不过,也有业内声音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菜鸟是做物流界的淘宝和物流神经中枢,顺丰则定位于物流、流通、数据、贸易、商业等板块,通达系企业则相对处于价格驱动和人员聚集阶段,彼此之间缺少可比性,菜鸟会和顺丰是战略合作关系。
关于申通融资和申通融资100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