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查询180003(基金净值查询180010分红)
银行逐渐停售保本理财产品 公募基金迎来新机遇
一边是银行逐渐停止对保本理财产品的销售,一边是公募保本基金经历了大规模转型、清盘后存续规模越来越少。在监管层意欲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下,以“保本”为主打的理财产品逐渐退潮。
净值型产品将逐渐成为新的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能否再次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银行、基金保本产品均落幕
近期记者获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陆续停止保本理财产品的销售,城商行的动作尤为明显。
据华东一家城商行内部人士坦言,将会在年前大规模地停止对保本理财产品的销售,一些存续的封闭式保本理财产品也将在到期后不再继续运作。“未来将不再对产品进行保本的承诺,会按照公募基金的方式进行净值管理。”
去年11月17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征求意见稿),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管业务,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同时,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不设定预期收益率,按净值申购、赎回,不再保证投资人的收益,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
银行保本理财一旦将“保本”从宣传中拿去,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无疑会大幅降低,而且,除了不能保本,也不再允许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时打出预期收益率。对银行而言,发展了多年的模式将迎来新的转变。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监测显示,2017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1183款净值型理财产品,相比于2016年全年发行的756款,同比增长率高达56.48%。
在公募行业,保本型基金或将落幕。
2017年1月24日《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下称“新规”)发布后,虽然监管层指出“保本基金”到期后都可以将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后继续运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基金公司大多选择了转型以及清盘。
展开全文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17年约有30只保本产品到期,其中大部分选择了转型,或债券基金,或混合基金,亦有个别选择转型成为指数型和股票型基金,当然也有一部分选择了清盘。
据数据统计,2018年将会有62只保本基金到期,2019年依旧会有最后的45只保本基金到期,这107只共计1692.02亿元规模的保本基金也会逐渐迎来转型或是清盘的命运。
净值型基金上位
在征求意见稿中,监管层提出了“90天最短期限令”,这意味着3个月之内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将彻底消失,而这类产品也是银行理财产品中占比最高的。
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产品总监分析道,一直以来银行基本牢牢占据了1个月到3个月期限的理财市场,虽然公募基金曾在2012年开始大规模发行短期理财基金,但期限也大都是7天、14天、28天为主,主要填补了银行在这类期限上的空白。
而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未来基金公司将更容易去布局发行1个月到3个月的理财产品,而公募基金在净值型产品的管理上有相当多的积累,比银行有着更大的优势。
正如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虽然封闭式的保本理财产品消失,但是开放式的理财产品依旧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这类产品也大多类似于货币基金,灵活、便捷,但收益或许会低于公募基金的短期理财产品。
同样由于保本基金的逐渐消失,公募基金类保本产品也将迎来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在上述产品总监看来,离开了“保本”这一名字后,保本基金将不再具有优势,或许说相比公募行业一些其他产品失去了优势,例如短期理财基金、债券基金,尤其是一些混合债基,而这些产品往往也可以通过CPPI策略实现保本的功能,向上的收益空间也更大。“最主要的一点,一旦投资者通过这些产品习惯了净值型产品的运作,也就会更加偏好公募基金。”
来源: 证券时报
MSCI新兴市场指数或将触及新高 公募基金密集申报MSCI主题基金
6月1日,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很多机构和专业投资人士也非常看好2018年MSCI新兴市场指数。比如,1月26日,“新兴市场教父”麦朴斯预测,今年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触及新高。而数据显示,不少公募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密集布局MSCI主题基金。
MSCI主题基金受追捧
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先期纳入比例为2.5%,9月3日纳入比例将提高至5%,这意味着A股会有不少增量资金加入。那么,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是否会有搭顺风车的机会?有业内人士认为,指数型基金、纳入MSCI的222只个股布局最多的基金、MSCI主题基金、和MSCI契合度高的RQFII-ETF产品都是投资者可以关注的方向。
公开数据显示,随着日期的临近,不少公募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密集布局MSCI主题基金。截至1月23日,共有11家基金公司申报了23只MSCI主题基金产品,还有多家基金公司透露计划在今年推出MSCI主题基金。
此前市场上已有3只MSCI主题基金,分别是华夏MSCI中国A股ETF、华夏MSCI中国A股ETF联接、华安MSCI中国A股,这3只基金均是在A股闯关MSCI成功前便已成立。根据天天基金网信息,近一年来以上三只基金的回报率分别为:25.22%、23.62%、28.06%。
此外,创金合信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发起式基金于近日获批,该只基金为国内首只MSCI主题基金,主要跟踪标的是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该基金于1月9日开始发行,基金经理为陈龙,曾任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拥有长期丰富的指数及金融衍生品研究投资经验。
截至1月23日,共有11家基金公司申报了23只MSCI主题基金。其中,景顺长城基金是申报大户,申报了6只MSCI主题基金产品,其次是平安大华基金和建信基金,分别申报了4只和3只MSCI主题基金产品,南方基金、华安基金各有2只产品申报,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新华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各有1只产品申报。据悉,还有多家基金公司计划推出MSCI主题基金。
从产品种类上看,申报的MSCI主题基金大多是指数型,如易方达的MSCI中国A股国际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平安大华的MSCI中国A股低波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还有部分基金公司申报了联接基金和发起式基金。
MSCI投资机会到底在哪里
MSCI全称是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美国著名的指数编制公司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全球前100个最大资产管理者中,97个是MSCI的客户,其全球机构客户约7500个,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等。对基金公司而言,MSCI指数是绝大多数投资于全球市场基金选用的基准指数,基金公司会根据MSCI指数中的公司权重来配置股票。以使其基金表现不会与基准指数表现有过大偏差。
MSCI投资的机会到底在哪里?专业人士认为,全球追踪MSCI指数的总资金规模已经达到11万亿美元,其中,追踪新兴市场指数的资金约2万亿美元。如果以短期纳入0.73%的权重计算,初始纳入吸引的资金大概是150亿美元。但中期来看,随着未来纳入权重进一步提升,流入A股的资金规模可能会超过3000亿美元。当全球机构投资者都有机会加入A股时,投资机会也许就在其中。
有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SCI的指数体系主要包括发达国家板块、新兴市场板块和边境前沿市场,和中国A股相关的是新兴市场板块,这将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除了增量资金涌入这一有利条件外,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市场参与主体可能也会发生积极变化,因为机构投资者比例会逐步提高,当散户越来越信任像基金公司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时,机构投资比例上升会更有利于市场稳定。可以预料的是,随着A股监管的完善、市场的透明、投资者的成熟,指数化投资在中国市场会迎来一个加速发展和普及的新时期。
此番涨幅行情是否还能持续
以MSCI中国指数基金(MCHI)(02801)为例,截至1月24日,近一年来的涨幅高达60%,2018年初以来涨幅达8.78%。而MSCI中国概念板块自2017年6月以来上涨12.55%,截至1月25日,今年以来的涨幅已达5.89%。未来,这样的上涨行情还会持续吗?
德意志银行于1月25日发布最新研报称,利润提高、估值扩大以及流动性改善将在2018年对中国股市构成支撑。该机构将2018年末MSCI中国指数目标水平定为110点,意味着全年涨幅为23%,较最新收盘点位上涨9.4%;德银同时预测今年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将涨至14000点,有3.8%的上升空间。
德意志银行在研报中表示,预计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2018年、2019年的每股收益增长分别为17%和15.5%。对于非金融公司,基于销售增长和利润率扩张的双重驱动,预计2018年、2019年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3.4%和18.3%;对于金融公司,预计2018年、2019年利润增长率或将分别为9.5%和12%。德意志银行预测MSCI中国、国企指数在2018年将上涨23%及19%。其中MSCI中国23%的增长率由预期的12个月每股收益增长率16%和市盈率扩张7%构成。MSCI中国的预期12个月市盈率将在2018年底达到14.3倍。据MSCI明晟CEO费尔南德斯表示,预计A股初始纳入后可吸引约170亿-180亿美元;未来完全纳入后,预计资金流入达到3400亿美元。研究中心统计,各国或地区加入MSCI后,60%以上的国家股市出现上涨,一年后平均涨幅达到57.9%。
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认为,按照2018年预估盈利来看,目前MSCI中国指数的市盈率为13倍,高于长期平均水平的12倍,处于合理水平。中国股市的市盈率较已发展市场折让21%,盈利进一步改善可推动指数上升,但估值倍数不会增加。估值偏低,加上A股自2018年6月起纳入MSCI指数,均利于股票资金流入。
就在近期,以QFII为代表的外资机构已经积极参与到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中。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来,外资机构频频调研了7只个股。参与调研外资机构数量方面,海康威视近两个月迎来了55家外资机构调研,调研机构家数位居第一。广汽集团、中兴通讯、老板电器、比亚迪、大华股份、京东方A也迎来了10家以上外资机构的调研。调研次数方面,金风科技近两个月被机构调研32次。这些MSCI概念股获得机构较高的关注度。越来越多的机构进行业绩预测,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个股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来源: 国际金融报